是谁动了罗老师的锤子
21 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对 Smartisan T1 更改代工厂(原廊坊富士康)之后的新代工厂亦庄富士康进行了走访调查,试图还原这部手机,究竟在生产流水线上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屏幕碎裂
富士康工人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锤子手机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与不锈钢骨架一体成型的特殊材质上打孔,经常遇到碎裂问题。苹果也曾遇到类似问题,只好专门斥资数百万美元进口打孔设备,并且将生产线全部换成数控机床,使用一体成型技术对整铝合金材质进行切削。
此前,社交网络上一位自称熟悉富士康生产 Smartisan T1 手机内幕的人士透露,从结构设计的角度来看,在表面玻璃上 CNC 两个孔(听筒和下方长条形实体按键预留孔位)是「任何手机设计都要规避」的问题,很多大厂商不会在玻璃上开孔。这名人士质疑锤子手机团队在设计的时候没有做过材料应力分析。
按键塌陷
亦庄富士康焊接车间负责 Smartisan T1 手机焊接工作的一位工人向记者表示,他认为锤子手机存在「严重的焊接漏洞」。
产品螺柱跟主板焊完之后依然存在间隙,产品经常不合格,不合格的产品就必须补焊。而如果有间隙,就属于残次品。
——一名焊接工
工人提到的间隙,就是按键塌陷,或「空心感」的原因所在。
方案修改
Smartisan T1 主板生产线上的装配工人透露,T1 的主板方案曾经在 7 月 28 日修改过一次。按照新的方案进行装配,良品率大大降低。
28 日当晚只做出了 5 个合格的产品
——一名主板检测工
此前,代工方刚刚更换为亦庄富士康时,亦庄 Smartisan T1 的主板良品率一度高达 99%。
伴随方案修改带来的是锤子手机方面发来订单量的不断减少。而自从发货以来返修退订严重的情况产生之后导致的订单量减少,也是罗永浩之前透露的「产能不足」的背后原因。
而在整个廊坊富士康(Smartisan T1 之前的代工厂)中,刚刚发布的小米 4 则占据了一半的产能。此前 7 月 5 日,罗永浩曾发布微博,声称 Smartisan T1 的「产能出现问题」,指出「富士康代工良品率低」的问题。一些了解了 Smartisan T 1 产品设计上缺陷的人士认为,罗永浩的言论是对富士康产能的无端指责。
锤子手机作为国内消费电子设备业界中,创业公司的典范,从创始至今就倍受关注。Smartisan T1 也因此格外受业界的「照顾」——曾经的小米 1 代也经历过这样的痛苦。
罗永浩曾发表感想,表示经受了批评与磨难的锤子手机将成为业界最优秀的团队,锤子手机产品本身将成为最好的手机。作为一家融资已经超过 2 亿元人民币,但或已在首批订单中基本花光的创业公司,或许融资对于他们来说,在近期比搞定产品需要更多的关注。毕竟,你不能用情怀来融资。
本文转载自【创见】